美国文化与社会相关论文(美国文化与社会3000字论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美国文化与社会相关论文,以及美国文化与社会3000字论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美国文化与社会相关论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美国文化与社会3000字论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国外教师的待遇及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外国老师不用买卖证书职称。30年不评职称的老师,寒了谁的心?打了谁的脸?
人生如梦LLH
1小时前 · 教育领域创作者
近日,从网上获悉。从教36年的华中科大教师杨汉文,已经30年没评职称了,8月12日,55岁的他躺在病床上对记着说:“教师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真的是由衷的敬佩,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放弃荣誉不争名夺利的老师是在是太少了。
实际杨老师并不是个例。
河南大学常萍老师,几十年如一日辛苦教学,不搞科研不搞行政专心教学,曾经还因为学生上课睡觉不听讲而伤心到哭。也是30年不评职称,临退休破格升为副教授。
这些是大学老师,被报道出来了。我的身边(小学中学)有更多更多,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有的快退休,小高也评不上,太多太多了。
实际好多老师并不是不想评职称,而是太难太难了,尤其一些性格耿直,不喜欢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投机钻营的老师,他们宁愿放弃,就认认真真的教书。
这从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当今职称制度的极大不合理性。笔者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职称要名额。
每一所学校有多少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是有固定比例的。如果超出这个比例就不再给名额,无论这所学校的教师业务能力有多强,教学水平有多高,都没有办法再评职称。
第二:评审方式可能产生不公。
现在评职称,就是比拼老师手里的各种获奖证书,谁的证书多,谁的分就高。而有些证书,当权者更易获得。所以我们会看到,没上过一节课的领导基本都有高级职称,而且都早早评过了。
职称名额本来就狼多肉少,这样一来,普通老师想评上就更加艰难。
第三:职称与工资挂钩。
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也就是说在单位里,谁干的工作重要,谁干的多,谁就应该收入高。老师的收入更应该看实际的工作岗位,而不是和职称直接挂钩。
我们这连取暖费都按职称发,老师们就质疑了,难道高级教师的冬天比初级教师的冬天更冷吗?他烧煤更多吗?
还有住房补贴,物业补贴等等全是按职称发放。
一个合理的逻辑应该是:职称越高代表他专业能力越强,专业能力越强他就可以竞争到更重要的岗位,然后获得更高的工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优秀教师向重重要岗位流动,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职称待遇终身制。
虽然评聘分开喊了很多年,但在全国各地,实行的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就一辈子享受这个待遇。这使得更多老师把评上高级职称视为终生的奋斗目标,一旦评上,便不再努力工作,慢慢退出一线,安享晚年了!
好好教书和竞争职称本来并不矛盾。不能说评上职称的都不好好教课,也不能说评不上的教课都不怎么样,身边也有很多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也确实很高。但是翟天临和复旦大学女博士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学术圈的乱象。还有身边更多,有的学校连会计出纳都评上了,一线老师却还在苦苦挣扎?让老师们怎么不寒心?
目前的职称已成为追逐名利的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沽名钓誉,不一而足,与其这样,还不如彻底放弃,远离职称认认真真去教学。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能够 静得下来心,集中力量教育学生确实非常不容易。杨老师有满足条件的论文及科研项目,教育的学生都是教授、博导了,他自己却依旧是讲师。他是真正把名利视如粪土的人,须知讲师与教授工资待遇差得可不止一千两千啊,更不用说其他诸如项目、头衔之类的经费了。杨老师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确实值得大家学习!
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希望此次事件之后,我们的教育部门能彻底反省,我们的职称制度是否合理?要怎么改革能更照顾到广大的一线教师?能真正起到鞭策激励的作用?
不能让优秀的一线老师寒心,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领导者的责任。
一场比赛,什么都准备好了,运动员退赛了,是喜是悲呢?
希望以后看到这样的报道越少越好,真正的教育者,理应获得应有的荣誉和待遇,这也是对老师这个称谓最基本的尊重!
论尊师重道的地位,无任何国家比中国的老师地位高,中国的老师是世界上地位最高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文化与社会相关论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文化与社会相关论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