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美国文化的四大比喻,以及美国文化举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美国文化的四大比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美国文化举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为什么把文化比作树?

1、为什么把文化比作树?


  把文化比作一棵树
  文化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文化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由于很难给出抽象的、使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定义,所以我试图进行一下形象的比喻,把文化比作一棵树,以此来说明文化的一些特性。
  如果文化是一棵大树,我们最先看到了可能是整个大树,但是最先摸得到的一般是树干。我认为,树干代表着文化当中最本质、最一般的东西。然而,没有树枝的大树是不多见的,而且树枝又都是生在树干之上。如果我们说树干是一般性的政治文化的话,那么,树枝就是亚文化,树叶就是亚文化的种种表现,或者叫做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

亚文化总是来源于文化,但是又带有不同的特色,这种特色可以是来自于地域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出身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等等,可以一直地分下去,可以有许多个层次,一直分到单个的人。每个人都对文化有着不同的体味,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其文化特征。当然,这些亚文化中有些是主流的,有些是非主流的。

主流的文化是为统治者所倡导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我们可以将它比作大树上总是能见到阳光的那些树枝。而亚文化多半则见不到阳光,处于劣势地位,但并不代表没有生命力,不定哪天就能占据主流的位置。
  当然,树枝也可以嫁接,而且常常会出现所谓的杂交优势,如把柿子树的枝嫁接在黑枣树干上。不过,一旦嫁接不当就会出现冲突,或者导致大树的枯死,或者产生不伦不类的没有生命力的二尾子。

就好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也好”,激进派的全盘西化也好,其实都是主张两种文化的融合,因为他的文化载体都是中国人,是中国人就肯定摆脱不了中国文化的底子,只是对西学的态度不同,也就是说嫁接方式不同。到底哪种嫁接方式好,能够充分体现杂交优势,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前面说树叶可以看作是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是现象就总要过去,总要完结,完结就好比叶落,落叶归根。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树根。大树总要扎根于一定的土壤,根和土是分不开的,我们不妨称之为“根土”。

都有哪些东西构成根土呢?首先由地理环境,以中国为例,许多人认为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性格上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其次是制度环境,按照托克维尔的介绍,君主制度下的法国人和共和制度下的美国人在“民情”上的差异是巨大的。

如果按新制度主义者的说法,制度可以塑造文化,“制度可以使事情完全不一样”。最后还有历史环境,历史事件对文化的积淀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落叶肥”是原始森林最主要的肥料之一。
  如果我们把树干剖开来看,就还会发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年轮。大树,总是要有年轮的,没有年轮的树充其量只能叫做“树苗”。

如果我们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小树苗,那就是说这个民族没有历史,还很年轻。但是没有历史的文化是文化吗?存在没有历史的文化吗?很多人都说美国很年轻,但是我认为,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很年轻,但是美国人并不年轻,英国人移民到北美的时候,随身携带的是英国的文化,所以美国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盎格鲁——撒克逊人。
  为什么要说年轮很重要?那是因为从年轮当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问题。年轮是如何形成的?那是由于地球的四季更替,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生长速度和状态。文化的发展也不是匀速的,也有快慢缓急,也会表现为不同的速度和状态,所以文化也有年轮,只不过不是由四季更替决定,而是有特定的历史事件决定。

比如说中国的儒家文化,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个是儒家文化迅速发展的历史事件,然后是沉淀,后来又有隋唐的科举考试,然后又是沉淀。沉淀的过程虽然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但却是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所在。

我们可以把年轮中比较松软而宽厚的部分看作是文化由于特定的事件产生的迅速发展,把年轮中比较坚实而狭窄的部分看作是特定事件后文化的积淀。如果说,宽厚的部分决定了树干的粗细的话,那么坚实的部分则决定着文化的持久性。
  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构建一种民族意识,用官方的话说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此,我们进行过很多努力,而且仍在努力,如学校中的公共课、定期的政治学习、八荣八耻教育等等。

但是,一场大地震使人们惊诧地发现,我们一直努力要做的事情竟然被一场大灾难实现了,中华民族体现出了惊人的民族凝聚力,很多人惊呼这才是中国人,这才是中国的文化!就在这时,有理性者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种文化能不能沉淀下来?如何沉淀下来?

把文化比作树,是前人早有的理论。我也是这种看法,并且认为,传统文化是一棵老树,而核心价值观,就是这棵老树的“新主干”。是一棵树,形式上既老又新,本质上新陈代谢,这就是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之间显而易见的关系。

  树不是从来就有的,正如道一样,“生于无”。从无到有的代表是树种;树种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则是从一到多(多,指发达的根系);树芽从土壤冒出来,形成树干,又归于一;树干上再生长出更多的枝和叶,又是一个“从一到多”;在外力介入的情况下,对枝叶的裁剪,又会人为的优化的选择培育长成新的主干,从而又“归于一”(是新的一),以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新陈代谢,老上生新,构成树的成长周期律。

关于美国文化的四大比喻和美国文化举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美国文化的四大比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美国文化举例、美国文化的四大比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